模式创新推动环保公益新媒体跨界助力植树节中国绿色时报4月9日报道(作者陈美娜杨頔)寂寞一冬冻土,春来可种树。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植树节。每到这个时节,很多人愿意自己种上一棵树为大自然增添一份绿,但更多的人困于繁忙日程,空剩一颗为绿化环境贡献力量的心。
而在2018年的植树节,朋友圈掀起了一股拯救胡杨行动热潮:一边刷刷朋友圈玩玩H5,一边就能完成绿化行动,并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誉证书。这一H5以一带一路胡杨保护行动为内容,借助新媒体向公众阐述拯救胡杨行动,将手机与公益、社群运营全新融合,以全新公益理念号召公众一起突围植树节只种树的狭义春种活动,以创新形式助力绿色环保。初衷:拒绝孤军奋战公益形式走心传统植树节,主要形式就是线下种树:一群人找一块地在同一天种下一批树,这种公益形式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单独行动,企业、工会、同学会、协会孤军奋战,只种不管,让植树活动成为一项被动义务,深受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人的诟病。但今年,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公民行动创新植树节公益形式,通过联动新媒体并利用其受众影响力,以其原创文字内容及创新线上H5等传播方式,吸引更多人关注绿色环保,关注和支持胡杨保护。
据悉,绿色公民行动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国绿化委员会、原国家林业局及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公益品牌,号召社会各界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携手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生态宣传及捐资造林保护环境。在绿色公民行动看来,植树节活动不仅仅可落实在植树上,也可以关注森林保护、湿地保护、土地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扶贫、生态助学、公众意识教育、低碳生活等大绿色概念。绿色公民行动认为,如今社会其实不缺乏爱和温暖,也不缺乏对绿化环保的认同和支持,但缺少的是有效调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的创新形式,因此,植树节活动应拒绝社会各单位孤军奋战,只有设计走心,才能吸引公众青睐。
探索:从亲力亲为到群策群力造林绿化和自然修复等绿化公益事业是中国绿化基金会的主要工作,绿色公民行动自发起以来,也一直以造林绿化和自然修复工作为核心,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绿化公益行动,凭借事事亲力亲为的态度、专业能力及行业影响力,项目共募集超5000万元的社会捐赠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共种植超过350万株林木,惠及家庭超6000户。但今年,绿色公民行动不再满足于简单传统的公益形式,希望在曾经取得的稳固基础上,联合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众多力量,群策群力。拯救胡杨行动源于2017年10月绿色公民行动一带一路胡杨保护行动探访活动,当时新媒体女神进化论创始人寺主人受邀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参与项目探访。
这次行动中,她不但对当地的荒漠化情况有了深刻了解,还提出利用自身新媒体优势及全网400万粉丝的影响力,与中国绿化基金会一起,从策划到推广,以互联网思维带动民众参与公益,并且依据对女性用户的洞察力,设计适合女性参与及传播的H5思路,让这份荣誉与力量传递下去。首先,在创意方面,双方发现环保公益中存在的痛点,特别是植树节,只提种不提养,全社会对此存在一个广泛的误解。其次,在技术方面,大数据显示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提升,但行为创新极少,需要新形式去吸引更多人。
在传播方面,覆盖面和覆盖形式比较单一,霸屏少,传播面窄。在角色方面,合作的企业不单单出资金,还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参与其中作出有效决策。最终双方确定发起拯救胡杨行动,3月12日,女神进化论寺主人一篇以拯救胡杨为主题的文章一经发出,瞬间引起了百万粉丝的关注与共鸣,其中胡杨缺水告急胡杨活不过百年等观点,让拯救胡杨行动一经上线便刷爆了互联网社交网络,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同时,行动也联动故宫文化珠宝、小红书、寺库、爱奇艺电影院线、美丽修行等合作企业共同加入到活动推广中,使更多企业及民众参与其中。
绿色公民行动从联合活动中认识到,比起亲力亲为,利用互联网工具传播公益、利用技术创新群策群力地改善筹款环境才是重中之重。创新:跨界互动连接时尚元素与价值主张拯救胡杨行动项目的成功表明,公益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人战斗。利用新工具、新科技、互联网思维进行跨界整合,让公益多一些时尚与科技元素,让年轻人从抵触到主动参与成为核心。
此次拯救胡杨行动项目,用H5形式提倡胡杨保护关注荒漠生态,并为普通人提供了为胡杨生存续一份水的公益理念及行动方案,上线6小时接近20万人参与,诸多企业媒体大号纷纷转发、报道支持。据悉,仅植树节当日,拯救胡杨行动传播覆盖面达550.3万人次,最终达成有效捐款73850元。
目前,有效捐赠额度仍在增加。胡杨正濒临灭绝胡杨告急成了数千万人了解到的新知识,这种类型的活动对一带一路胡杨保护行动理念传播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中国绿化基金会希望通过此次与新媒体的合作,引导更多企业不单以传统的捐款形式,而是利用可充分发挥其特性的方式,使公益行动更加贴近大众,使绿化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本文来源:开云登录入口-www.tk934.com